兴农评丨斩断伸向老人的“健康直播”镰刀
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
近日,多起老年人沉迷“健康”直播间、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却维权艰难的报道引发热议。这再次警示我们,直播间兜售保健品已成侵害消费者权益、戕害老年健康的“重灾区”,不少老人深陷“边上网边受骗”的困境,不仅掏空钱袋,更埋下健康隐患。
这些精准锁定老年人的“健康直播间”,编织着环环相扣的精密骗局:诈骗团伙先以“免费领鸡蛋”等小利在线下设饵,再通过“养生课堂”将老人引流至线上,最终在精心构筑的“私域流量池”内,借“专家问诊”之名挥镰收割。他们深谙老年心理,惯用“断根”“排毒”等伪科学话术制造健康恐慌,捏造“患者证言”虚构神奇疗效,辅以“限时抢购”营造稀缺假象,诱使老人仓促下单。
虚假健康直播猖獗,暴露出多重治理短板。平台监管缺位是首因,部分直播间打着“公益科普”旗号规避审核,私域空间更成监管盲区。法律追责困难亦不容忽视,诈骗团伙销毁证据、利用加密链接和虚假身份逃避打击。而更深层的症结,在于老年群体迫切的健康需求与其相对薄弱的数字素养之间存在巨大落差,让骗子有机可乘。
破解困局,亟需打出“技术+法治+人文”的三管齐下,打出组合重拳:
技术筑堤,平台应对医疗健康类内容实施穿透式实质性审核,运用AI精准识别“伪科学”“神医话术”;
法治亮剑,监管部门应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封禁涉诈账号并联动公安追查,完善法规,清晰界定保健品宣传的红线边界;
人文关怀,全社会打造“适老护老”网络生态,社区应常态化开展反诈科普讲座,子女更需主动陪伴,帮助老人提升信息甄别能力,树立科学理性的健康观念。
健康从来不是流水线上速成的商品,更不该沦为无良流量镰刀下被肆意收割的“韭菜”。只有织密监管与技术天网,夯实基层公共服务与科普教育基石,全力弥合横亘的数字鸿沟,才能让“健康直播”真正回归科学普及、服务公众的正轨。
作者:朱斌
出镜:杨雪
来源:南方农村报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